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熱播讓古詩詞話題引發(fā)熱議,專家建議,陜西可借詩詞大會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商業(yè)價值,策劃大手筆文化產業(yè)項目。
帶火茶文化研習班
近日,《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兩檔節(jié)目的相繼大熱,讓文化節(jié)目擺脫高冷,成為熱議對象,西安等地也出現了愛好者學習詩詞的熱潮,一些國學班里,近期拿著毛筆寫詩詞的人多了起來。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蔽靼惨患也鑼W堂的負責人王夕夏介紹,看到節(jié)目火爆,也打算在今年舉辦的相關活動中也加入茶詩詞的朗誦,最近她和可愛的茶藝小學員們正忙碌著茶文化進校園公益活動。其實,他們在課堂上從2012年開始就一直在學習茶詩,孩子們已經背會不少唐宋的茶詩詞了。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近日在文昌門附近一場茶藝活動現場近百人參加。古樂悠揚,幾位小朋友背誦古詩之后。按照順序上場,給家長和嘉賓奉茶,茶禮優(yōu)雅,讓人印象深刻。之后,還有音樂老師現場彈鋼琴。記者注意到,幾位小朋友穿著古典服裝,一邊吟詩一邊奉茶,讓不少人直呼古典有意境。
朋友圈小游戲學詩詞
“詩詞大會50句挑戰(zhàn),我得了96分,你也挑戰(zhàn)一把吧!”
隨著古詩詞火爆,手機APP中的“詩詞大會50句挑戰(zhàn)”、“挑戰(zhàn)古詩詞”等成了市民喜歡的闖關游戲,這些挑戰(zhàn)游戲使熱愛古詩詞又沒有機會在電視節(jié)目上露臉的市民過了把癮,也讓內容創(chuàng)業(yè)群體有了出路。記者查詢應用商店看到,近期出現了很多學習詩詞類app,大家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古詩詞,重溫舊日情懷。
“很慚愧,我很熟悉古代文學,本以為能得高分,結果好幾句都沒記住,”市民于女士在朋友圈曬出挑戰(zhàn)古詩詞的成績。一直對古詩詞有濃厚興趣的她,對挑戰(zhàn)的成績有些不太滿意。她說近期還是要好好學習,準備去圖書館借些這方面的書。"
還有愛好者開設了“為你讀詩”等類型的微信公眾號,宣傳二十四節(jié)氣、宣傳古詩詞、感受古詩詞等。
古詩詞書籍受歡迎
“腹有詩書氣自華”,記者走訪部分書店發(fā)現,詩詞類圖書受到讀者熱捧。
在西安五路口附近一處書店,幾位年輕人正在古典文學附近查看唐詩宋詞。附近另一處書店,一些人在查看唐詩宋詞還有古詩詞等書本。
中小學生開學以后,本身就是各大書店銷售的黃金期。記者看到,一些學生在閱讀古典詩詞方面的書,比如《于丹——重溫最美古詩詞》、《最美古詩詞小學生讀本》、《宋詞三百首》等。
此外,記者了解到,詩詞大會帶熱中國風,95后年輕人喜歡古詩詞氛圍酒店。去哪兒數據顯示,“中國詩詞大會”熱播引發(fā)文化共鳴,帶“古詩詞”、“中國風”元素的酒店房型成黑馬,近期頗受住客歡迎。在酒店風格選擇上,內部裝飾帶有古詩詞條幅、贈閱古詩詞書籍,或帶有濃郁中國風裝修元素的酒店,被年輕人認可。
借詩詞熱做大陜文化產業(yè)
“詩詞大會引起很多觀眾的關注和討論,傳統(tǒng)文化的熱度在回歸常態(tài)?!必斀浽u論人士嚴躍進對記者分析,西安古詩詞氛圍濃厚,還需要探索更加適合傳播的方式。
專家建議,陜西可借詩詞大會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商業(yè)價值。西安郵電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張鴻教授對記者分析,西安在建設大西安過程中不妨構建大文化體系,陜西充分利用周秦漢唐歷史文化優(yōu)勢,結合互聯網+,通過新媒體等方式和當地產業(yè)融合,策劃大手筆的文化產業(yè)項目,為文化自信奠定基礎。同時,西安旅游景點眾多,可以借助古詩詞好好火一把,吸引游客到古詩詞的寫作地點參觀、學習、體驗,進而產生消費。
古代詩人,比如王維、李白、歐陽修、辛棄疾等的詩歌之中,不少描寫的都是長安,陜西文化旅游可趁詩詞大會的火爆,進一步提升陜西文化旅游的影響力,把陜西的傳統(tǒng)文化與詩詞結合,挖掘出傳統(tǒng)文化的商業(yè)價值。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