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競有為,方能浪遏飛舟;信心滿懷,才鼓浩蕩東風。
2016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而“十三五”的序幕、決勝全面小康的征程,是為剛剛開啟。短短十多天時間,是世界眺望中國社會的“政治季”,是國民凝心聚力的“大會場”。在有形與無形的會場,在網上網下輿論場,2016全國兩會成為高頻熱詞。代表委員們肩負億萬人民重托,講真話、道實情,出妙招、辨方向。在最高國家議政殿堂內,少了雷人雷語,多了真知灼見;少了形式作秀,多了理性務實。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一時一事上中國經濟發(fā)展會有波動,但長遠看浩蕩東風?!?
東風天上來,信心實干來。
這是一份讓西方媒體感嘆“夢幻數(shù)字”的成績單:GDP增速達6.9%,穩(wěn)定在合理區(qū)間,而最能衡量群眾幸福度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312萬人的同時,更有1442萬農村人口減貧;單位GDP能耗下降5.6%,糧食產量實現(xiàn)“十二連增”……有了這些數(shù)據(jù)支撐,一度甚囂塵上的悲觀主義“陷阱論”終于壓低了嗓門。成績當然屬于過去,未來仍是一紙空白。要讓信心的浩蕩東風,換來改革建設的柳暗花明,“強執(zhí)行力”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開局需要新作為,決勝需要行動力。“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边@話今天聽來,依然如雷貫耳。一則,要完成“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等2016年的主要任務,沒有“強執(zhí)行力”,終究要淪為空談。習近平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要強調一手抓結構性改革,一手抓補齊民生短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干出來的,民生短板修補也是干出來的,處處深水區(qū),個個硬骨頭,執(zhí)行力稍微弱一點、慢半拍,恐怕全面深改都會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二則,長遠來看,“十三五”規(guī)劃要從愿景照進現(xiàn)實,關鍵一步也是真抓實干。20篇、80章、近150頁的“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草案中,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fā)展新理念處處可見。崇尚創(chuàng)新、注重協(xié)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給五大發(fā)展新理念冠以如是動詞。這起碼說明,理念再好,若喪失了執(zhí)行力,若“動”不起來,并不會自動成為改革建設的助推器。唯有兢兢業(yè)業(yè),唯有踏踏實實,把頂層設計治國理政的謀略與智慧落到實處,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攻堅克難的拼搏意志、只爭朝夕的緊迫勁頭,才會兌現(xiàn)為目標實現(xiàn)、任務完成的勝利喜悅。
“知之易,行之難?!?016年全國兩會剛剛結束,代表委員們的議案提案里、小組發(fā)言間,處處都有好聲音,處處都有大智慧。如何將“中國共識”化為“中國行動”?面對這個問題,政府部門的考卷已經鋪開。一句話,勤作為、多作為,嚴懲為官不為,公權才能離民心近一些,離“蝸牛獎”遠一些。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健全督查問責機制,堅決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笆濉币?guī)劃建議也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系和獎懲機制,調動各級干部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于此而言,“強執(zhí)行力”已經成為中國吏治改革的主旋律。官員有為、權力作為,美好藍圖才能隨浩蕩東風而催生“中國大美”。
東風浩蕩,大河奔流。這是波瀾壯闊的時代,亦是澎湃激越的未來。以“強執(zhí)行力”提振信心,以“強執(zhí)行力”提升效率,以“強執(zhí)行力”呼應改革——國家之變、家庭之變、個人夢想之變,都將步履鏗鏘,更為可期。(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鄧海建)
(責任編輯 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