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5月份,西安市實際引進內資1549.0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5.21%;西安“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立體絲綢之路”基本形成了……6月18日,西安市政府召開“西安市‘一帶一路’建設、招商引資有關情況”新聞發(fā)布會。
1月至5月西安實際
引進內資1549.02億元
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副巡視員胡鵬介紹,今年以來,該局緊抓“一帶一路”、自貿區(qū)、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化大都市、省市共建“大西安”等戰(zhàn)略機遇,深入推進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今年1月至5月份,全市實際引進內資1549.0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5.21%,同比增長6.88%,占全省內資的38.5%;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1.25億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45.3%,同比增長209.85%,占全省外資的93.96%。
該局不斷加大全市“3+1”萬億級產業(yè)和富閻板塊、集賢產業(yè)園等重點產業(yè)、重點區(qū)域招商推介力度,今年1—5月,牽頭接待企業(yè)310家次,會見客商806人次;圍繞招商項目“開工注冊率、資金到位率、竣工投產率”3個關鍵環(huán)節(jié),打出了招商項目從洽談簽約到竣工投產的全鏈條、全周期、全責任閉環(huán)的“組合拳”。認真落實經濟顧問、招商大使及知名企業(yè)家禮遇服務,安排專人定期與32名經濟顧問、82名招商大使及馬云等知名企業(yè)家加強溝通,提供服務,切實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好環(huán)境。
“長安號”基本覆蓋
中亞中東等主要貨源地
西安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寅科介紹,西安“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立體絲綢之路”基本形成。西安綜合保稅區(qū)、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qū)、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西安一類陸路(鐵路)對外開放口岸及肉類、糧食、整車、冰鮮水產品等進口指定口岸相繼獲批并正式運營?!拔靼哺邸鲍@批國家和國際“雙代碼”,與14個沿海沿邊港口、口岸達成合作關系。中歐班列“長安號”實現了從2013年每月1列到2018年共開行1235列的快速增長,重載率、貨運量、實際開行量全國領先,運行干線已達11條,基本覆蓋中亞、中東和歐洲等主要貨源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口岸正式對51個國家公民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第五航權獲批開放。國際(地區(qū))航線增至67條,國際(地區(qū))通航點增至55個,國內外航線352條,全貨運航線21條。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4460多萬人次,全國機場排名第7位。
先后與杭州、福州、泉州、酒泉等城市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框架協議。完成了西安領事館區(qū)4座統(tǒng)建領事館的建設,柬埔寨駐西安總領事館成功入區(qū),10余家外事機構正式簽約入駐,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等6國簽證中心入區(qū)開業(yè),尼日利亞克里斯河州陜西商務中心揭牌運行,西安“一帶一路”國際商務中心啟動運行;西安海關與青島、濟南等國內10多個海關共同簽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海關合作協議》,與烏魯木齊海關簽訂了《關于建立緊密合作機制備忘錄》。
目前,西安已與29個國家的34個城市建立了國際友好城市關系,與37個國家66個城市締結為國際友好交流城市。先后在四大洲14個國家設立了17個西安海外僑務工作聯絡點。陜鼓、陜汽、標準股份、隆基綠能、愛菊集團、西安建工等20多家本地企業(yè)已相繼走出國門,拓展海外市場,在哈薩克斯坦、伊朗、馬來西亞等國家投資建廠或建立“海外倉”。西安愛菊集團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項目已建成運行,隆基綠能公司馬來西亞的項目已建成投產。
(責任編輯 石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