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精品视频一区_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_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_一级大黄片免费视频在线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wǎng)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正文
作家對話:生命體驗之旅
2019-05-09 23:19:14 來源:新西部網(wǎng)

時間:2019年5月18日下午兩點半

地點:陜西省圖書館

對話:東籬VS馮積歧 李印功

主題: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當下之路

2018年11月,女作家東籬的長篇小說《遠去的礦山》作為陜西省文化廳百人計劃入選作品,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人民文學出版社在“關于本書”里寫道:

這部小說以“我”的視角講述了兩代人在渭北高原的煤城生活,父親趙忠孝和袁秀英缺乏感情基礎的婚姻、生母二姑娘霞的三次改嫁、父親和東北人肖甫光的患難之情等,人物群象生動鮮活。

作者通過對遠去的礦山的追憶,以及對生活的真實所抱持的敬畏之心,而成為寫實主義作家,她的如同生活切片一樣的寫作,得到陳忠實,賈平凹的肯定。

賈平凹為《遠去的礦山》題寫書名。

賈平凹評價道:我讀了《遠去的礦山》那書,很讓我震撼,寫的好啊,那么硬朗、那么扎心,那么讓人感慨。

人民文學出版社資深編輯、著名作家龐儉克在編輯出版小說《遠去的礦山》的過程中,給東籬發(fā)來微信寫道:藝術的力量源于生活的真實,源于愛。有生活,才有貼地氣的人物,才有此人此地特有的時代烙印和性格特征。一座煤礦,一群人,其生存,其命運,其沉重和亮色,我都讀到了。作者以報告文學體式的冷峻描寫,回望漸行漸遠的過往,其嚴峻的反思令人深省。

茅盾文學獎評委李國平指出:東籬的寫作是 “直面靈魂的寫作”。他說,東籬打破了文學和生活的隔膜,打破了我們對生活概念化的想象。她作品的一些情節(jié)和細節(jié),生動,真切,驚悸,也不乏震憾,帶有濃重生活的質(zhì)感,仿佛大山和煤巖的肌理,因為敘寫生活的艱難曲折和命運的騰挪變故,讀來催人淚下,欲罷不能。冷靜而狂熱的目光,往往更具穿透力。她的文字,的確充滿生活堅硬粗糙的質(zhì)感,人物生存的堅韌和對愛的不竭渴求,從艱難時世中漸次流出,常常令人難以分辨,哪些是體驗實錄,哪些是虛構(gòu)想象,多少是作者有意的剪裁渲染,又有多少是親歷者的感情投射。

李國平說,東籬的創(chuàng)作,多采用第一人稱獨白和回憶性的敘述方式,最明顯的是都有一個銅川礦區(qū)背景。這是一個城鄉(xiāng)交叉地帶,黃土文化和工業(yè)文化碰撞相容的區(qū)域,有著被拋棄的歷史內(nèi)含和生離死別的人性內(nèi)容。曾經(jīng)的貢獻和無畏,曾經(jīng)的艱難和犧牲,曾經(jīng)的崇高和輝煌,支撐這一切的底層勞動者幾代人的付出,被埋于坑道的許多人的生命,作者都有塑造和表現(xiàn)。我們讀東籬,讀《遠去的礦山》,會讀出幾代人的人生故事,善惡的掙扎與角力,向下的沉淪和向上的攀升,實際上跨越了整個共和國的歷史進程。

東籬的長篇小說《遠去的礦山》是本份的現(xiàn)實主義敘事。作品通過卑微的、破碎的、分裂的、和死神搏斗、頑強向善的人物命運史的勾勒,折射出了一個大歷史的背影。東籬書寫的重心,則是一個老工業(yè)礦區(qū)無可避免的命運格局與路徑。

李國平認為,東籬是一個敘事風格較為成熟的小說家,他筆下的情節(jié)骨架和人物骨架是立體而血肉豐滿的,東籬的作品貌似并不重視形式技巧和敘事節(jié)奏,卻又能讓人讀出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和經(jīng)典的影響。

李國平還說,通讀了這位女作家的全部作品,對這位生于礦工家庭,數(shù)十年來面對庸常攔阻依然堅定地走在文學路上的女性充滿了敬意。

早前2O11年,這本書的初稿就得到陳忠實的肯定,陳忠實為該書寫了序言,題目是《生命體驗之旅》。陳忠實在序言中說道:作為礦工的女兒,那深深地刻在心靈深處的煤礦,成為東籬永遠也抹不掉的黑色記憶。兩代礦工在艱難的生存掙扎中,掩埋了他們的青春和夢想。而作者正是懷著對礦工的一份敬意,真實地勾畫出他們的生命肖像,并以此作為紀念。因為它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生于斯長于斯的那片黝黑的土地。作為礦工之女,作者試圖通過他們的故事,聆聽他們被歲月磨平看似已波瀾不驚的過往,讓那塵封已久的一段歷史為我們打開。

作為女性,東籬擅長從女性的切入點來剝離生活,審視生活,展示生活最深層和最直觀的面相。她的作品以女性視角,在個人生命體驗中關照社會現(xiàn)實,表現(xiàn)人生,以一個現(xiàn)實跟蹤者和記錄者的身份講述生存狀態(tài)及眾生百態(tài),從最真實與鮮活的生命體驗里揭示社會矛盾與問題,體現(xiàn)出一個女性作家少有的社會批判精神和人文理想與關懷!故而,東籬的作品向以展示現(xiàn)實的淋漓徹底,不遮不掩,讀者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心靈的契合而贏得讀者!

東籬說:這是一部我注定無法坦然面對的小說,因為它深深地根植于我生長于斯的那片黝黑無望的土地。當我年輕時,帶著無知無畏義無反顧地走向未來,那時還來不及停下匆匆地步履,轉(zhuǎn)回身面向父輩的命運和生命。等到我自己人到中年,也為生存不得不作出諸多妥協(xié),并體驗了無數(shù)的尷尬和無奈之后,我才一步步體會到父親在面對命運時所表現(xiàn)出的沉默和堅強。作為一個晚輩,我試圖了解他們的故事,一個個尋找著這些幸存下來并依然生活在這里的老礦工,聆聽他們被歲月磨平已波瀾不驚的講述,那塵封已久的一段歷史為我打開。于是,開始去寫我父親的故事!

馮積歧說:東籬是礦工家庭出身,從小在礦工中長大,他不僅目睹著,而且深刻體驗了礦工生活的艱難和不易,深知他們的有幸和不幸,他們的痛苦和歡樂,他們的初心和夢想。東籬盡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這種體驗貫注在她的小說中。因此,她筆下的礦工生活是真實的,真切的,真誠的。她筆下的礦工生活有深切的感情,有飽滿的溫度,有獨到的見解。她筆下的礦工性格豐富,沒有病態(tài),而又至情至性,是福斯特所說的圓形人物,而不是扁平人物,她用一支筆,給礦工畫廊中增添了新的形象。

《陜西文學》雜志副主編李印功說:東籬的寫作是現(xiàn)實主義的路子,東籬對于生活的敬畏與尊重,讓人再次領略生活本身的力量!

一座礦山,一群人,一段歷史,一個真實的寫作。

5月18日下午2:30,讓我們一起聆聽女作家東籬與著名作家馮積歧、《陜西文學》雜志副主編李印功的對話。

(責任編輯 石逸龍)

讀取內(nèi)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wǎng)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