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精品视频一区_爱性久久久久久久久_在线看免费观看中国Av_一级大黄片免费视频在线

  • 掃一掃上新西部網
  • 不良信息舉報窗口
您的位置: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正文
陜西重大考古發(fā)現!首次出土有“秦人”字樣甲骨
2024-12-29 17:31:44 來源:人民網-陜西頻道

人民網西安12月28日電(記者 李志強)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2024年3月至12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對陜西省寶雞市岐山(扶風)縣周原遺址進行了考古發(fā)掘,進一步揭示了遺址商周時期的聚落結構,并取得了一系列考古成果。

發(fā)掘地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考古專家介紹,近年來周原考古以尋找墻垣體系與先周文化大型建筑為重點,此次通過“大范圍追蹤性鉆探”與“重點部位針對性發(fā)掘”,發(fā)現王家嘴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以及西周時期宮城、小城、大城三重城墻。

王家嘴一號區(qū)域。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其中,在遺址西南部的王家嘴區(qū)域,鉆探出先周文化建筑帶,南北長度超過150米,發(fā)掘了2座大型建筑。完整揭露的一號建筑南北總長68米,東西寬34-37米,面積逾2500平方米,由門塾、東西廂房、前堂、后室、前后庭院構成。這是周原遺址第一座完整揭露的先周文化大型建筑,也是目前所知最大的先周文化建筑。

西周大城東西約2700米,南北約1800米,面積520萬平方米。對大城的東南城角、西南城角、東南城門等5處發(fā)掘表明,大城建于西周晚期,為目前發(fā)現的最大西周時期城址。

大城東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東南城門由城臺、外甕城、南北門道、門塾、內甕城、入城道路、門內建筑群等部分構成。城臺南北跨度95米,入城道路寬約30米。該城門規(guī)模宏大、結構完備,在先秦城址中前所未見。

小城位于大城西北部,東西長1480米,南北寬約1065米,面積約175萬平方米。通過6個地點的解剖,判斷城墻始建于商周之際,廢棄于西周末年至春秋初年。小城面積大于以往發(fā)現的同時期城址規(guī)模。

宮城西北角。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宮城位于小城北部正中,面積約50萬平方米。通過對北墻、西北角、南墻及南門的發(fā)掘,判斷宮城年代基本與小城共時。鉆探發(fā)現宮城內遍布夯土,多條道路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布局。

有“王乎”字樣的甲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另外,宮城南墻外的壕溝下層出土了200余片卜甲與卜骨,其中有字甲骨30片,初步辨識出刻辭180字。內容中,有王令諸侯的記載,反映了西周時期國家管理的內外服制度,也有反映西周時期天文歷法相關的記載,以及西周時期的國族名、人名、地名等。

記載有“秦人”二字的甲骨。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種建榮介紹,此次發(fā)掘還首次發(fā)現了一片記載著“秦人”二字的甲骨,這也是迄今為止對于秦的最早文字記載。這些甲骨的出土,為研究西周甲骨學乃至西周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材料。

延伸閱讀

周原遺址,位于陜西岐山、扶風兩縣北部交界處,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5公里,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是周王朝崛起和建立后最重要的遺址。遺址所處區(qū)域發(fā)現大量商代晚期的土著遺存和西周時期的城墻、宮殿、墓葬、水網系統(tǒng)、手工業(yè)作坊和青銅器窖藏等遺跡。其中,商代晚期為土著遺存的中心遺址,發(fā)現劉家文化、碾子坡文化、鄭家坡文化的遺存;西周時期為周王朝最大的遺址,發(fā)現城墻、宮殿、銅器窖藏、手工業(yè)作坊、貴族墓葬、水網系統(tǒng)、道路等早期城市的指標性遺存。

1982年,周原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寶雞市政府批準成立周原博物館;2016年,依托周原遺址而建設的國內首座國際化考古研究機構——周原國際考古研究基地建成開放。

責任編輯:石逸龍/《新西部》雜志 · 新西部網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12377
手機舉報APP下載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029-85260304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擁有新西部網所有版權 備案號:陜ICP備06011504號-3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