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臺特瑪湖
“以前這里也有水,干了以后就變成沙漠了。一刮風,人都站不穩(wěn)?,F(xiàn)在有水了,草長出來了,鳥也來了?!毙陆熑鶊F職工木莎·蘇萊曼高興地說。
站在218國道1088公里處放眼望去,臺特瑪湖汪洋一片,數(shù)以百計的鳥在盤旋、覓食、嬉戲。
1972年,塔里木河下游360公里的河道斷流,沿河生長的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胡楊林也因缺水而大面積死亡,沿岸的天然綠色植被瀕臨毀滅。干涸后的臺特瑪湖湖心很快被沙漠所掩埋,湖床蛻變?yōu)橐粋€巨大的鹽殼,只剩下殘存的紅柳、胡楊根系固定的一個個沙土包。生活在塔河下游的數(shù)十萬各族職工群眾面臨著被風沙逐出家園的困境。
2001年11月3日,隨著大西海子水庫泄洪閘的緩緩升起,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tài)應急輸水工程就此拉開了序幕。隨著河水不斷注入,30多年水干沙起的臺特瑪湖周邊現(xiàn)已出現(xiàn)了大片約半米高的蘆葦,野鴨、白鷺等水鳥也開始成群出現(xiàn),粼粼波光吸引了附近地區(qū)的居民在湖中嬉水、捕魚。
三十六團林管站護林隊隊長張學剛說:“塔河輸水后,臺特瑪湖有水了,我們這個地方的水位明顯升高了,現(xiàn)在這些天然胡楊林的長勢也明顯好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