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6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彩鹮首現(xiàn)桂林市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記者 傅清龍 通訊員 黃浩森/攝
4月26日,一只神秘而珍貴的“客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鹮,首現(xiàn)桂林市臨桂區(qū)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
會仙國家濕地公園內(nèi)郁郁蒼蒼,湖泊碧綠清澈,山水相映成趣。遠看,成雙成對的白鷺、蒼鷺等鳥類在這青山綠水中筑巢繁衍。與忙碌的白鷺、蒼鷺等鳥類不同,一只羽毛閃爍著多彩金屬光澤、悠然梳理著羽毛的“大黑鳥”,格外引人注目。
“這只大黑鳥的嘴巴微微地向下彎曲,而且嘴巴很長,身體有一點金屬色的光澤,它就是我們國家的一級保護鳥類彩鹮。”廣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張明霞介紹,彩鹮是屬于鹮科彩鹮屬,渾身黝黑,但在太陽光的照射之下羽毛呈現(xiàn)出五顏六色的金屬光澤,艷麗異常,因此得名。
據(jù)悉,彩鹮是有著“東方寶石”之稱的朱鹮的近親,主要棲息在淺水湖泊、沼澤等淡水水域。彩鹮現(xiàn)身臨桂會仙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實屬罕見。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曾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國絕跡。(記者/傅清龍 通訊員/彭勝發(fā))
(責任編輯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