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領域長期存在著實踐與認知層面的結構性矛盾,一個突出的表征是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è)在獲得飛速發(fā)展的同時,社會公眾對公益慈善的科學認知依然有限?!吨腥A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規(guī)定國家應承擔積極作為的義務,采取適當措施培育公民慈善意識,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負有弘揚慈善文化的職責。
據統(tǒng)計,當前國內只有不到2%的高校開展了公益慈善專業(yè)教育的嘗試,且實踐中廣泛面臨政策不確定性、受眾人數有限、課堂體系開發(fā)和師資能力建設等諸多挑戰(zhàn)。
補齊公益慈善教育的短板,不僅是中國公益慈善事業(yè)需要反思和解決的重要課題,更是完善中國青年一代文化素質教育的迫切需求。
為促進公益慈善通識教育的發(fā)展,公益慈善學園聯手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面向全國開展公益慈善典型案例征集活動——“敦和·善識計劃”。
作為一項長期探索,善識計劃將通過支持高校老師開設全校公共選修課,普及高校大學生公益慈善理念。案例庫的建設將為高校教師提供靈活生動的課堂教學案例,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案例內容類別:圍繞公益與社會、慈善文化與倫理、社會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等方向,具體題目自擬。
案例基本要求:素材必須保持真實性;要符合特定的教學、參考目的;要具有鮮明特點和相當范圍的適應性;應把把問題及其形成的過程和問題的重要性交待清楚。
每篇案例字數4000字左右,由案例梗概、案例正文、討論與思考、參考資料、簡要評析、案例編寫者等六部分組成。
作者權益包括:擁有著作權和署名權;案例采納后將獲得相應的稿費;推薦在公益慈善學園平臺及其他相關紙媒上發(fā)表。
征稿截止日期:案例庫第一輯征稿截止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
(責任編輯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