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軍 通訊員 劉正根
2016年12月31日,深冬的佛坪縣三河口,夜晚寒風凜冽。而在引漢濟渭黃金峽至三河口段4號輸水隧洞內,熱氣騰騰。10多名工人手握風鉆,在震耳欲聾的噴氣聲中艱難向前掘進,彌漫的水蒸氣為隧洞增添了不少神秘感。
“這里的圍巖像夾心餅干,當圍巖類型較好,如花崗巖、大理巖這類就適合掘進;但要遇到石英片巖這類軟弱的巖石,就絕對不能冒進”,中鐵十七局項目部總工程師劉凱說。
引漢濟渭黃三段4號輸水隧洞地處潛山地帶,地質變化復雜,每掘進2.8米就必須進行拱架支護,噴射混凝土加固,方可進行下一個循環(huán)的掘進爆破。隧洞內的巖壁不斷向外淌水,腳下的積水也快沒過膝蓋。為了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工程技術員和監(jiān)理人員堅守在掌子面,隨時排查事故隱患。
晚上10點多,隧洞掌子面炮眼打好,爆破作業(yè)開始。按照規(guī)定,爆破時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一連在隧洞里忙活了五個多小時,鉆工們最希望吃一頓熱乎飯。晚上,工地食堂給他們預備了包子稀飯,還有三個炒菜。
想起當天是2016年最后一天,值班的總工程師劉凱忍不住叮嚀大家:“還有20來天就過年了,大家再堅持一下,到時候保證大家都能足額拿到工資、高高興興回家過年?!毙〔蛷d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餐桌上,一個年齡稍長的工人不時地給一位年輕的工人碗里夾肉,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引起記者的注意。原來他倆是來自鎮(zhèn)安縣的父子兵,父親李金忠50歲,兒子李玉川26歲。李金忠說,最開心的是已經有兩個孫子,最擔心的就是兒子負擔重,所以父子倆要努力賺錢,準備先給兒子蓋房。李玉川紅著眼睛說:“父母年齡大了還要為我付出,心里過意不去。希望全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p>
據(jù)秦嶺輸水隧洞黃三段4號洞項目經理曹長明介紹,雖是元旦假日,但項目部二百名職工,全部在崗,正常施工。這是為給2017年開個好頭,確保來年建設任務早日完成。
在全世界都在迎接新年之時,引漢濟渭秦嶺工程建設各標段,還有上萬名工人和技術人員堅守在工作崗位。
(責任編輯 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