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9周年紀念日,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追憶他老人家光輝偉大的一生。再次拜讀了毛澤東主席66年前寫給蔣介石唯一的詞《臨江仙·寄友》。遙想當年情景,一個花甲的歲月已經(jīng)過去了,海峽兩岸因政黨輪替,政治經(jīng)濟形勢發(fā)生的巨變,已今非昔比。當年國民黨退踞臺灣,海峽兩岸形成了隔海相望的政治格局,當時的國共兩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卻沒有變。1956年春天,蔣介石收到一封中共中央專門寫給他的信,信中提出了進行第三次國共合作完成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的期望,蔣介石讀罷后沉吟良久,五味雜陳,萬千感慨!毛主席原詞如下:
【原詞】
《臨江仙·寄友》
毛澤東
柳綠花紅鶯燕舞,京都料峭風(fēng)微。菊香書屋奏琴徽。
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歸。
地覆天翻君亦老,東征北伐聲威。草山薄霧拂單衣。
我今尋老友,把手話心扉。

【釋義】
春天到來了,柳樹嫩綠,花兒艷紅,鶯歌燕舞,大地呈現(xiàn)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而初春的天氣里微風(fēng)吹拂還是有些寒意。這一句詞看似是在寫景,但詞中卻寓意著當前國家的整體形勢雖然大好,但臺灣卻如孤懸海外的游子,祖國尚未統(tǒng)一,念及此事令人唏噓。菊香書屋是毛主席的居所,用琴聲表達心聲,是古時知心朋友之間的一種友誼表達方式,毛主席在這里巧炒的借俞伯牙與鐘子期的典故,是說他與蔣介石是幾十年的故交知音了。接下來的詞句“明月依然在,何日彩云歸”,字面上的意思淺顯易懂,而“何日彩云歸”則寓含著什么時侯臺灣才能回到祖國的懷抱之意,毛主席期盼國家統(tǒng)一的誠懇急切之心躍然詞中。
詞的下半闋第一句說的是如今兩岸形勢已發(fā)生了地覆天翻的變化,歲月不饒人呀!你也已經(jīng)老了,而東征北伐國共兩黨合作的聲威仍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接下來的一句詞則表示對蔣的慰問之情,如今你在臺灣的陽明山任薄霧輕拂,你孱弱的身體,單薄的衣衫可耐得住春寒?毛主席委婉表達了對蔣介石客居孤島不能回歸大陸凄涼之心的同情和理解。最后一句是此首詞的畫龍點睛之筆,也是主旨所在:如今我?guī)踪M周折尋找老朋友,是期望我們能敞開心扉,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共同完成祖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

【賞析】
時光流逝,滄海桑田,距毛主席作此《臨江仙·寄友》詞已經(jīng)66周年了 ,世界形勢己發(fā)生了百年未遇之變局;海峽兩岸風(fēng)云變幻,物是人非己不是當年了。感念今昔,殆無以為懷,恍如隔世,再次拜讀毛主席這首詞仍感意義深遠。詞的通篇字字彌珍、似珠如玉,尤其是詞的最后二句言辭懇切、語言樸實、令人動容,卻是毛主席心跡的真實表達,體現(xiàn)了毛主席胸懷的寬廣和氣度的博大。蔣介石在統(tǒng)治大陸期間,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毛主席的多位親人都慘死在他的手上,但毛主席不計前嫌,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才做出重啟國共第三次合作之旅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雖然這次毛主席期望中的國共第三次合作的愿景,隨著大陸文革的爆發(fā)和臺灣島內(nèi)政權(quán)的更迭而末能實現(xiàn)!但卻為后來大陸與臺灣的最終統(tǒng)一奠定了戰(zhàn)略思想、理論方法和決策基礎(chǔ)。
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古今中外,天上人間,毛主席的胸懷和氣度無人能及、無人能比;毛主席的豐功偉績?nèi)缣斓毓泊?,日月同輝!毛主席是億萬人民大眾愛戴的領(lǐng)袖,是中華民族立于不敗之地的精神靈魂!

如今我再次頓首拜讀毛主席寫的這首詞,結(jié)合當前兩岸形勢的萬千變化,仍覺世事弄人、感慨萬千,和毛主席詞并妄仿拙作如下:
【和詞原文】
《臨江仙.告慰》
——商州譚道臣
料峭寒風(fēng)① 迎春至,臺海波濤濺飛。蚍蜉② 撼樹亂弦徽③ ,神州響驚雷,天下終歸一。
孤島游客歸梓里④ ,四海顯我聲威?;蒿L(fēng)和暢 ⑤拂征衣⑥ ,豪笑共把盞⑦ ,告慰吾先輩。
【注釋】
①料峭:這里的意思是冬季的寒冷;
②蚍蜉:一種大螞蟻;
③弦徽:琴弦與琴徽,借指絲弦樂器
④梓里:指故鄉(xiāng);
⑤惠風(fēng)和暢:意思是指柔和的風(fēng),使人感到溫暖、舒適,出自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⑥拂征衣:意思是拂拭去出征將士衣襟上的灰塵而準備征戰(zhàn);
⑦把盞:把盞意思是手持酒杯飲酒。

【釋義】
時隔66年作者附和毛主席的【臨江仙·贈友】詞,開篇第一句也是寫景,不同的是毛主席寫的是春景,而作者寫的卻是冬天的景象。大意是隆冬的天氣特別的寒冷,草木凋零,卻預(yù)示著春天的到來。此句表面上看似是在寫景,實際寓意卻是臺灣寶島孤懸海外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當年國共第三次合作的愿景因故沒能實現(xiàn),如今祖國已經(jīng)強大,到了選擇時機迎接臺灣回歸祖國的時候了。第二句詞面上的意思是,臺灣海峽波濤洶涌,浪花濺飛,總是不平靜,蘊含的意思卻是蔣介石、蔣經(jīng)國二位總統(tǒng)相繼辭世后,臺灣政黨幾番輪替,目前綠營當政,不斷制造兩岸的對立,給兩岸統(tǒng)一設(shè)置了很多的障礙。詞的第三句用比喻的方法蘊含的是,如今臺灣當局妄圖依仗外國的勢力,搞“抗中保臺”阻擋兩岸統(tǒng)一的伎倆,猶如蚍蜉撼樹自不量力,又比喻為無法奏出和美樂章的亂彈琴。詞的第四句作者則直抒胸臆的表明,國家的統(tǒng)一猶如驚雷乍響,穿過彩虹,磅礴之勢為世人震驚!上篇的尾句則寓意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祖國的統(tǒng)一是任何人也阻擋不了的大趨勢,華夏兒女共同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
詞的下半闋,意簡言賅、通俗易懂,詞意是臺灣寶島的回歸,猶如飄零海外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回到了久別的故鄉(xiāng),四海之內(nèi)進一步顯示了我們國家的威武強大。詞的第三句寫的是季節(jié)發(fā)生了變化,天地間春風(fēng)和煦,沒有了涼意,我們期待著臺灣能夠和平統(tǒng)一,但也做好了出征將士們拂去戰(zhàn)衣上的灰塵,以雷霆萬鈞、排山倒海之勢迎接寶島回歸的準備。
遙想宋代愛國詩人陸游面對山河破碎的局面,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發(fā)出嘆息道,“死去方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想必毛主席去世時仍痛心的是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tǒng)一?!巴鯉煴倍ㄖ性?,家祭無忘告乃翁”是陸游詩的千古名句,陸游囑咐后人:當朝庭大軍收復(fù)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時,你們舉行家祭時,千萬別忘了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 此篇《臨江仙.告慰》的作者懷古抒今,無限感慨!詞的結(jié)尾——同樣是詞的中心含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后,打碎了西方國家鉗制我國發(fā)展的美夢,祖國將邁向更加繁榮富強的道路。此時我們高興萬分、欣喜若狂,歡聚一齊舉起盛滿美酒的杯子暢開胸懷豪飲,共同慶祝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偉大復(fù)興!我們要將這個特大的好消息告慰為我們打下江山,九泉之下仍期待著祖國統(tǒng)一的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
2022年12月26日
(責(zé)任編輯:劉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