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刊記者 陳小瑋
“屈膝銜杯赴節(jié),傾心獻壽無疆”—唐玄宗過生日時才有的盛況,游人在大明宮就能觀賞到。
“在西安這塊地方,只有深挖老祖宗的東西,才能弄出有特色的拳頭產(chǎn)品?!痹谕醣磥?,唐朝的舞馬表演,就是1300年前中國的“盛裝舞步”。

漢唐馬文化傳播公司會客廳里,一幅照片吸引著記者的注意力。草場, 虛化成一片柔和的嫩綠。右側(cè)王兵頭略揚,似乎在對馬說著什么;馬兒眼瞼半垂,似乎在凝神傾聽。人與馬交流的溫馨畫面,被攝影師用快門定格了下來。
“那是一匹生馬?!蓖醣钢掌锏鸟R對記者說。生馬,就是剛脫離放牧狀態(tài)、還沒被馴化的馬。
將愛好變成工作的人,無疑是幸福幸運的。從小愛馬的王兵就是少數(shù)擁有這種幸福幸運的人。
為了養(yǎng)馬,果斷辭了職
“ 小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生產(chǎn)隊的飼養(yǎng)室。”在西安長大的王兵,舅舅家在渭南大荔,一個“漢唐皇家牧馬故鄉(xiāng)”的地方。每年寒暑假,王兵都要回舅舅家。
“那時還是人民公社時期,飼養(yǎng)室養(yǎng)著隊里的馬、騾子、牛。”舅舅干活的飼養(yǎng)室,是王兵最喜歡去的地方。
飼養(yǎng)員不光是喂牲口, 還會編籠頭,做剎車繩……凡是干活要用到的工具,無一不是自己手工制作的。
“三根細竹條,擰麻花似地編結成一根鞭桿,生牛皮熟了后,做成鞭繩,一桿馬鞭就做得了?!敝两裢醣记逦赜浀眠@些。
王兵最喜歡看飼養(yǎng)員訓練生馬拉車。那時候他小, 只能在邊上打打下手。
“ 記得有一次飼養(yǎng)員都回去吃飯了,我牽了一匹馬跑出去玩?;厝r突發(fā)奇想地騎在馬背上,沒鞍子,也沒銜鐵,馬呼呼地載著我跑回去了?!钡谝淮悟T乘的美妙體驗令他難以忘懷。
王兵央求父親給自己買一匹馬。父親答應的倒也痛快,但有一個附加條件“考雙百”。學生時期的王兵,擁有一匹馬的夢想生生被“雙百”阻攔了。
當兵復員后,王兵在銀行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
“朝九晚五的工作,實在沒勁?!?000年,王兵辭職,在西安開了家馬術俱樂部。那時候北京第一家馬術俱樂部也才開業(yè)兩年。
“在廣州馬會買了15匹馬,一匹馬最少也要1萬元?!蓖醣鸟R術俱樂部在北郊開業(yè)了。
“剛開始不懂,全憑一腔熱情干,一年時間就賠得一塌糊涂?!辟I回來的馬,有一匹下了個馬駒,加上朋友送的一匹,17匹馬死的只剩下6匹,大部分是病死的。
“有一天,我正帶著孩子在醫(yī)院看病,合伙人趕到醫(yī)院哭著告訴我,3匹馬被電打死了。他哭得淚流滿面,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整個人像被抽空了似的?!蓖醣罡F的時候,兜里只剩下20塊錢。
馴馬技藝屬于“ 冷門” , 王兵招不到學員,只好帶薪授徒,即使這樣也依然留不住人,馬場員工走的只剩下一個。
王兵隱退到西安野生動物園旁邊的內(nèi)苑村。但是,初次創(chuàng)業(yè)的失敗,并沒有擊敗他。
“從哪兒倒下,就一定要從哪兒再爬起來?!蓖醣袛嘟璞本W運會的東風,2008年馬術一定會好起來。他轉(zhuǎn)入到一段潛心學習、充實自己的蟄伏期。

▲王兵與他的愛馬
大雁塔有我的馬,就贏了
王兵拜寧夏農(nóng)學院養(yǎng)馬學教授王紹松為師,開始系統(tǒng)地學習運動馬匹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王紹松是將中國馬術與畜牧相結合的第一人,曾訓練和代表中國馬術隊去日本參加馬術比賽。
“每個月都會見一次王老師,悶頭在他家的書房里。”有了問題,王兵就向王紹松請教。

▲馬隊在大唐芙蓉園參加表演
同時,他也不斷地向民間養(yǎng)馬的老把式求教,并由此總結出了一套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馬匹病癥的方法。當王兵第二次重新將馬術俱樂部運作起來時,馬的傷病死亡率就很低了。
2005年,對王兵是一個轉(zhuǎn)折。
這一年大唐芙蓉園開園,王兵的馬術俱樂部參加了大唐芙蓉園開園儀式的表演。
“也談不上什么表演,就是在人家演出時,我們的一隊著古裝的騎手騎在馬上穿插著跑幾趟,再就是在園子里巡騎一圈?!钡@次與曲江的首次為期半個月的合作,他賺到了3萬元。
“我要留在曲江?!蓖醣罌]有項目,是留不住的。
看著大雁塔北廣場上巡邏的禮賓隊,王兵有了主意。王兵找到大雁塔景區(qū)管理公司,說自己愿意免費給景區(qū)訓練女子騎兵隊。
“5月28日挑的隊員,6月16日上的廣場,我記得特別清楚?!蓖醣f。
就這樣,大雁塔第一批大唐禮賓女子騎兵隊成立了。1 2 個從沒騎過馬的女娃娃,連續(xù)十幾天、每天8小時的訓練,腿都磨爛了。第一天上廣場就掀起了一個高潮。作為當時全國第三家騎兵隊,很多游人守著廣場就是為了一睹女子騎兵隊的英姿。
每天的廣場巡邏,是免費的。有朋友不解,但王兵心里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爸灰业鸟R在大雁塔廣場走,我就贏了?!?/p>
事實證明王兵是對的。
受湖南衛(wèi)視著名綜藝欄目《快樂大本營》的邀請,“大唐禮賓騎兵隊”遠赴長沙錄制節(jié)目,這是國內(nèi)綜藝節(jié)目首次邀請騎兵和馬進演播廳。這也是王兵的馬術俱樂部從曲江走向外界的第一步。后來,他又接到深圳的邀請,去給騎警做訓練策劃。
在大雁塔打出名聲的王兵,開始在外面接項目了,幫別人策劃建馬術俱樂部。
“我有失敗的教訓,就不會讓別人重蹈我的覆轍?!蓖醣实匦Φ馈?/p>
馬術俱樂部也開始招收學員了,盡管一個人16個課時費才只有600元,首批招到了80名學員,這意味著馬術俱樂部終于走上了正常化運作的軌道。
深耕老祖宗留下的遺產(chǎn)
“在西安這地方玩馬術,永遠玩不過北京、上海?!蓖醣治稣f。
北京的馬術俱樂部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七、八十家了,但一樣不賺錢?!榜R每天咔咔吃的草料,幾乎相當于把錢粉碎了喂馬呢?!蓖醣{(diào)侃著。
關中養(yǎng)馬歷史悠久, 可追溯到秦朝。挖掘老祖宗的東西,或許能形成自己的拳頭產(chǎn)品。2 0 1 0年進駐曲江文化產(chǎn)業(yè)孵化中心的王兵,成立了漢唐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他開始嘗試公司化運作。
大明宮開園,為王兵的新目標提供了發(fā)展平臺。
馬球比賽盛行于唐代, 唐朝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會打馬球,可以說,馬球這項運動最能反映唐朝人的性格—冒險、娛樂、刺激、競爭。
大明宮開園中的各項表演中,其中就有王兵馬文化公司旗下的馬球表演。同時,他更大的一個野心是,將遺失多年的以“舞馬銜杯”為代表的大唐馬術表演復原,呈現(xiàn)給游人觀賞。
“舞馬銜杯”是唐代著名的宮廷馬術技藝?!睹骰孰s錄》中寫道:唐玄宗時,宮中養(yǎng)了幾百匹舞馬,玄宗經(jīng)常親自訓練。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時,數(shù)百匹舞馬披金戴銀在盛大的壽宴上起舞助興。
唐代宰相張說所作的《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中這樣描述道:“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jié),傾心獻壽無疆?!?/p>
除上述的文字描述之外,比較形象的就是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上世紀70年代在西安城南何家村唐窯藏出土的“舞馬銜杯紋銀壺”上的圖案,舞馬后腿彎曲蹲坐,前腿直立,脖子上一條飄帶飛揚。
“離開園只有半年的時間,我給大明宮集團老總立下了軍令狀。”那時,王兵才忙著從西班牙買馬。
等馬運到已經(jīng)過去了90天。按規(guī)定西班牙的馬運到中國,得先在荷蘭檢疫45天,再在中國檢疫45天。
王兵花重金請來俄羅斯的教練馴馬。俄羅斯教練的辦法是使蠻力,硬拉死拽地想迫使馬屈從。這容易讓馬受傷不說,最要命的是馬根本不配合。
王兵只好又轉(zhuǎn)而向民間高手求教。舅舅說以前見過,但年齡大了,不能親自動手,只能在旁邊指點。于是,王兵親自上陣。
“簡單幾個動作,搞定!”至于如何搞定,涉及商業(yè)秘密,不能細言。
有張照片, 記錄了王兵馴馬的一瞬。只見他一手拉著馬韁繩,另一只手掰著馬腿。“就靠兩只手把4 0 0公斤的馬摔倒,還不能傷馬?!?/p>
為了讓舞馬表演更逼真,王兵想盡辦法找來唐代宮廷表演舞馬時主要的樂曲《圣代升平曲》《傾杯樂》。

▲舞馬銜杯的表演
單腿跪地、雙腿跪地、側(cè)橫步、舞馬銜杯等諸多高難度動作練成了。1300年前在大明宮麟德殿以及興慶宮花萼樓前的舞馬表演,2010年國慶節(jié)期間,在大明宮遺址公園麟德殿前完美再現(xiàn)。
馬球以及唐代宮廷舞馬表演,為大明宮遺址公園增色不少。

▲唐朝馬術表演
馬文化公司的傳承擔當
“經(jīng)濟發(fā)展后,傳統(tǒng)的東西被丟棄了很多。”王兵嘆道。
有了汽車,人對馬的關愛就變了。原來靠馬拉車,人對馬特別關照,碰到干重活了,還特地給馬料里摻點炒過的豌豆,“給馬長勁呢”。
王兵的馬術俱樂部,對客人有一整套制度要求。要求帶頭盔、穿馬靴、穿護甲,從馬房將馬牽出來后,要先慢慢遛一圈,讓馬熱熱身,然后再奔跑……馬術講究人馬配合,不能只把馬當個工具?!?如果不能遵守這些流程, 對不起,會被俱樂部拒之門外的。”
“ 舞馬銜杯” 訓練的成功, 讓王兵重新認識了關中馴馬技藝的價值—“不比國外‘洋技法’的科學性差?!?/p>
于是, 他開始有意識地尋訪渭南一代養(yǎng)馬的老把式,這些人年齡大多都在60歲以上了。他一方面搜集整理老人以前通過口傳心授掌握的零散的馴馬技藝,同時,結合史籍以及考古方面的研究,整理出了一套系統(tǒng)的關中傳統(tǒng)馴馬技藝。
“ 有記載說, 安史之亂后, 宮廷舞馬被征做戰(zhàn)馬,可它們一聽到音樂聲就隨之起舞,因此被視作異類遭棒打斃命。當時很多馴馬藝人散落民間,他們的技藝也就得以流傳至今?!敝袼讓<腋倒φ裾f。
“關中傳統(tǒng)馴育馬技藝中諸如‘麻辮子’的技巧,體現(xiàn)了特有的東方式智慧, 這種方法使馴馬師能利用巧勁,使馬完成特定動作,且將馬的傷害減到最小。王兵的價值在于,訓練舞馬做出聞樂起舞、舞步奔蹄、銜杯敬酒等唐朝宮廷舞馬的特有動作,增強觀賞性的同時,也將關中傳統(tǒng)馴育馬技藝傳承了下來。”這是傅功振對王兵的評價。
2 0 1 3 年9 月, “ 關中傳統(tǒng)馴馬技藝”成功獲得“陜西省第四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稱號,西安漢唐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其保護單位。目前,“關中傳統(tǒng)馴馬技藝”已經(jīng)在申請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前些天銅川的一位老人,打電話過來,激動地說在電視上看到關中馴馬技藝進入省非遺項目了,他養(yǎng)了一輩子馬,就喜歡馬,想到西安來看看?!蓖醣f“隨時來”。他還想從老人那兒討教些獨門絕招呢。
王兵在西安曲江臨潼度假區(qū)有了騎士衛(wèi)隊訓練基地(馬術俱樂部),今年,馬文化公司在西安體育學院成立了大學生馬術協(xié)會,并成為西安體院大學生馬術實習基地。馬術俱樂部擁有了3 0 0名以上的會員,新的馬術俱樂部也正在規(guī)劃設計當中,王兵的理想是將馬術這一貴族運動平民化。
“ 未來, 為了實現(xiàn)文化產(chǎn)業(yè)的更好發(fā)展, 我們計劃投建‘ 馬文化博物館’,在曲江這個文化產(chǎn)業(yè)集結地,通過博物館的形式,完整地呈現(xiàn)更全面的馬文化?!边@是王兵對未來的一種設計和規(guī)劃。
傅功振對王兵的建議是,不要只拘泥于舞馬表演,應當放寬思路,拓展新的途徑。
王兵最期待的是,有一天能和長安鼓樂合作,實現(xiàn)兩項非遺的強強聯(lián)合。但目前僅以他的個人實力是無法實現(xiàn)的。
他正在期待著下一個機會。
(編輯 郭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