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劉振彪
1991年4月,習仲勛和劉景儒久別重逢,兩位老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眼里飽含淚水。習仲勛動情地對劉景儒說:“咱倆同年出生,是兩頭牛,你四月,我九月,你還是我三哥哩!誰是黃牛?誰是水牛?我看你就是黃牛,一頭愛國愛家的老黃牛。”

▲習仲勛與劉景儒
我父親劉景儒,字子珍,乳名慶生,是西北革命根據(jù)地的創(chuàng)建者劉志丹和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代主席劉景范的胞弟。
1 9 1 3 年5 月1 5 日( 農歷四月初十) , 父親出生于陜西保安縣金鼎鄉(xiāng)(今志丹縣金鼎鎮(zhèn))樓子溝村。1934年3月參加革命,193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在原延安市(今寶塔區(qū))政協(xié)離休,1 9 9 5年1月8日在延安逝世,享年82歲。
父親和習仲勛是很要好的革命同志和朋友,他倆同年等歲,相交十分融洽,時常稱兄道弟親密無間。父親生前非常敬重習叔叔,說他足智多謀、平易近人、心胸開闊、聰穎豁達,是位平生難以忘懷的人。
虎口遇救
1933年前,由于大伯劉志丹、二伯劉景范出門在外鬧革命,創(chuàng)建工農紅軍與國民黨軍隊作戰(zhàn),父親一直在家鄉(xiāng)樓子溝看家務農,同時幫紅軍傳遞情報、為兵工廠籌資等, 并照顧幾個年幼的弟妹。這期間,他陸續(xù)結識了來家鄉(xiāng)找大伯開會、聯(lián)絡及修養(yǎng)避難的謝子長、閻宏彥、習仲勛、高崗、馬錫五、張秀山、張策、王子宜、曹力如、王世泰、李力果等一些陜甘邊、陜北革命領導人,為他們站崗放哨、送水送飯、帶路做向導。
其中對他影響最深的就是習仲勛。習叔叔性格非常和善親切,稱我的祖父為“干大”(干爹、義父的意思),對伯父伯母總是以兄嫂相稱,最愛吃的就是我家的軟糜子燕麥炒面和雞湯剁蕎面。1 9 9 1年,他在深圳和我父母見面時, 說起往事依然津津樂道, 回味無窮。
1934年3月,在大伯和二伯的影響下,父親征得我祖父允許,就近參加紅軍保安游擊隊,參與了攻打旦八寨子等數(shù)次戰(zhàn)斗。但時隔不久,國民黨向剛剛建立的陜甘邊區(qū)革命委員會、初具規(guī)模的南梁蘇區(qū)—陜甘邊區(qū)革命根據(jù)地發(fā)動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圍剿”。
那年5月上旬,國民黨仇良民團的一個騎兵營和譚世麟的地方保安部隊占據(jù)南梁后,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且逼近樓子溝,要活捉劉志丹家人。父親被游擊隊派回家鄉(xiāng),保護家人立即轉移躲避。敵人抓不到家人,就窮兇極惡地抄了我們的家院,喪盡天良地挖了我們家的祖墳,把我老太、祖母(劉志丹的祖父母和母親)的尸骨挖出,滅絕人性地挫骨揚灰,慘不忍睹。
父親和祖父領著全家老小十余口人東躲西藏,敵人懸賞1000大洋捉拿劉志丹家人無果,殘忍地殺害了7位從事革命活動的劉志丹的親戚。面對瘋狂的敵人,我們一家人決定分頭躲避,父親保護祖父避難到三邊及內蒙草地,繼祖母和大伯母、二伯母領著家中幾個尚年幼的娃娃就近鉆梢林、住山洞、投親戚,分頭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