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前夕,在先后途徑蘭州、銀川、烏魯木齊,以及哈薩克斯坦陜西村、阿斯塔納、阿拉木圖等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交流對接大獲成功后,洛川縣幾家果企滿載而歸。這是近年來陜西蘋果頻頻西進的一個鏡頭。
陜西蘋果產(chǎn)量占中國1/4和世界1/7,出口全球80多個國家。2014年起,陜西就與哈薩克斯坦開展果業(yè)交流與合作,建設了9個中國(陜西)—哈薩克斯坦蘋果友誼園。
以往,陜西蘋果以及蘋果深加工產(chǎn)品全是通過公路、海運運輸,運輸時間長、運輸成本高。蘋果貨運班列開通以后,每車為貨主節(jié)省費用3%-5%,運輸時限縮短70多小時,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個運輸過程,極大地方便了貨主,為陜西蘋果出口開辟了“綠色通道”。
在全球經(jīng)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新開辟的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緬甸等“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使陜西蘋果的出口“柳暗花明又一村”,市場前景優(yōu)于歐美。今年上半年,陜西蘋果出口5.1萬噸,同比增長2.8倍。在鮮果受青睞的同時,蘋果汁上半年出口9.5萬噸,增長了31%。目前,與陜西蘋果確立長期交流合作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達9個。
(責任編輯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