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高葉青博士點校的《楊忠介公集》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錄于陜西省古籍整理出版重大項目、陜西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陜西古代文獻集成》第二十七輯。
《楊忠介公集》又名《楊爵集》《楊忠介集》《楊忠介公文集》《楊斛山先生文集》,作者為明代著名理學家楊爵。楊爵(1493-1549)字伯修,號斛山,陜西富平老廟鎮(zhèn)篤祜村人。自幼家貧,秉性狷介,清苦自甘,勤學不輟。曾徒步百余里為兄伸冤,凜然正氣,名噪一時。師從韓邦奇研習性理之學,韓盛贊曰:“宿學老儒,莫能過之,吾幾失人矣!剛大之氣,百折不回!”楊爵與楊繼盛為韓邦奇弟子中的佼佼者,史稱“韓門二楊”。歷任行人司行人、監(jiān)察御史等官職,因犯顏直諫,備嘗牢獄之苦。他與海瑞為同期諍臣,時有“北楊南?!敝Q。楊爵辭世二十年后方得以平反昭雪,追贈奉儀大夫、光祿寺少卿,萬歷時追加“忠介”謚號。其傳世著述有《楊忠介公集》《斛山楊先生遺稿》《周易辨錄》《中庸解》等。
《楊忠介公集》匯集了楊爵創(chuàng)作的各類體裁文章,是研究其人其行不可或缺的珍貴文獻。《楊忠介公集》自刊刻以來,版本眾多,本次點校是在綜合考察不同版本優(yōu)劣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yè)整理,并廣泛參考了正史和相關重要典籍。在提倡廉潔剛正、勤政為民的當今社會,整理出版諸如楊爵這樣耿介之士的文集,顯得尤為重要。加之近年來關學研究的盛行,作為關學重要傳承人的楊爵,其關學思想及其傳承也是不可忽略的專題。整理出版《楊忠介公集》,既可傳承古代文化,亦可一窺廉臣能士之思行風骨,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和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 王順利)